close

前陣子老是遇到不開心的事,好想度假好想出國~但還要再等一陣子,我的心都飛出去了。 這天老公想要帶我出去走走,法鼓山幾年前曾去過,阿北提議去哪𥚃可以讓我的心情沉澱、平靜些。 一路上經過了基隆的外木山,看到路邊有個賣香腸和咖啡的露天咖啡座, 我們停下車順便拍一下海景,尤其是我看到香腸攤不買會難過,這是我的習慣啦! 每次來到外木山,那片美景總是令人難忘,聽說晚上打燈之後更美。


法鼓山導覽圖﹣


http://fagushan.ddm.org.tw/content/guide/guide.htm


法鼓山的前身是東初老人創建的「農禪寺」與「中華佛教文化館」。 農禪寺籌建於1971年,以禪修為主、務農為生,於1975年定名為「農禪寺」。 當時,東初老人致力於推動台灣佛教文化、培養佛教人才,每年並舉辦冬令救濟活動。
抵達法鼓山時,車子需停在停車場坐接駁車上去,由於接駁車是某財團法人所捐贈所以時闁上有所限制, 早上10:00到下午4:00發車,每20分鐘一班,當然也可以選擇步行沿著溪邊走到山上,大約10~15分鐘, 沿路生態風景很美,但礙於阿北腳受傷不便,所以找們還是乖乖的等接駁車。

抵達後我們直奔2樓的輕食區享用下午茶,有養生茶、花茶、咖啡、餅干、厚片吐司, 費用則是以隨喜捐,每杯飲料都會附上一小塊餅干,我們點了一杯花茶和咖啡捐200元, 還可以續杯喔!每個師兄師姐都很和譪可親,笑容可掬,對了!他們都會稱前來參觀的民眾一聲”菩薩“。

隨後再到祈願觀音殿﹣﹣在祈願觀音殿上的大悲水,終年有人在此持誦〈大悲咒〉、念觀音聖號, 到法鼓山別忘了求大悲水!祈求大悲水也是一門學問喔!櫃子上有一張紙教你如何參拜, 不懂書上的方式可詢問旁邊的師姐們他們都很樂意教你,我也是請教才知怎麼拜的。

拜完後還可以求籤,1~108數字選一個號碼。 我求到的是『操心就有事,放心便沒事』,阿北說準吔!他總是說我太容易操心,不管是家𥚃的事情或是 自已的事情我都很煩心,所以菩薩要我放心!我則是會心一笑,雖然只有短短十個字,心中能否釋懷,或許吧!

法鼓山開山紀念館位於第一大樓三樓,也就是第一大樓的最下一層, 具有感恩及飲水思源的空間意義。陳列展示法鼓山法脈傳承的各項文物,以及對十方護持信眾的感恩。 有顆許願樹,可以把自已的心願寫在卡片上吊掛在樹上。


結束了今日的沉澱之旅後,大約4點10分,來到接駁站想搭車回停車場,但已錯過最後一班車了, 師姐好心告知要我們可以拿把愛心傘沿著路走下山,正轉身要走時又被師姐叫住, 原來是師姐的先生剛好開車接她下班,要我們一起搭便車,我們只好很不要臉的接受這份好意。

可見這𥚃每個人多麼有的慈悲心~每個志工都是義務來此服務,感恩之心令人佩服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ennling 的頭像
    mennling

    mennling的部落格

    menn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